您现在的位置: 疝气 > 小肠疝气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每日一点古人度夏三要点藏精暖腹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8/7 19:39:50
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6月26日星期五

庚子年五月初六

古人是如何度夏的呢?古人与我们现代人一样,把夏天过的丰富多彩,而且视夏季养生为重,认为如果不注重养生,很可能秋冬生百病。古人度夏有三大重点,很值得我们借鉴。

?

01〡藏精

古人认为,农历五月属午火,克金;六月属未土,克水。所以,夏天心火旺,而“肺”金和“肾”水易不足。身体不好的人,过了一个暑天,会感觉身体更虚了......

那如何平安度夏呢?古人强调要清心寡欲、夜卧早起。

明《丹溪心法》:人于夏月必独宿而淡味,兢兢业业,保养金水二脏,正嫌火土之旺尔。

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,是佛门结夏安居的日子。也就是说这三个月,僧侣们会安下心来一起修行,既能充实自己,也能安然度夏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
那我们普通人在夏季的休闲时间里,也应尽量挑一些可以静心的小活动来充实自己,如茶道、香道、花道、手工编织、绘画、阅读、抄经、对弈、弹琴等等。清心寡欲,才不至于消耗更多的气血。

02〡暖腹

炎热的夏季,很多人都爱好那一口凉爽的冷饮,冰镇啤酒、冰镇西瓜、冰激凌等,其实古人也不例外。

远在唐代,人们就已经会用蔗糖水制作“冰棍”了。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,到了夏天,除了能喝到冷酒,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,并且已有了刨冰。

到了元代,元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块、蜜饯和果酱,做出“冰酪”,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。

到了明清时期,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巷陌,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“凉水”,有的还加入了杨梅、桃子,俗称“冰杨梅”“冰桃子”。

所以,远在古代,已经有人提出了不可贪“冷饮”的建议了:夏冰止可隐映饮食,不可打碎食之。入腹,冷热相搏成疾。(元《三元延寿参赞书》)意思是不过度贪凉,只用冰块传给食物一些冷气即可,不可直接入腹,否则冷热相搏容易生病。

温暖为腹部的正气,下元虚弱的人,若吃了透心凉的食物,多成寒泄,大伤真气,很难复原。

“夏日伏阴在内,热食得有微汗妙”。夏天最好吃让人微汗的热食,尤其是早晨,既可以出汗透表,又不至于出大汗伤阴。

03〡避贼风

什么是贼风?现在最大的贼风就是空调风和风扇风。山区里最硬的贼风就是过堂风。

从古至今,在夏季受了贼风导致面瘫的男女老幼不在少数,更有甚者会突发中风导致偏瘫。

明《遵生八笺》:贪凉,兼汗,身当风而卧,多风痹,手足不仁,语言蹇涩,四肢瘫痪。年壮不觉为害,亦种病根。气衰之人,如桴鼓应响矣。酷暑尤宜思之。

所以,体虚之人,一定要躲避贼风,尤其是寒冷刺骨的空调风。一旦得了“空调病”,赶紧调理也可无碍,久拖则成重疾。

空调病都是外寒内热,防治可用这款代茶饮:紫苏叶10克,栀子8克,水煎代茶饮。用紫苏叶散风寒,用栀子来清泄内热,这种寒包火的格局就会打破。

藏精、暖腹、避贼风,一夏平安无事。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zyyinzi.com/xcsq/835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疝气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