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葱炒鸭
陈照
广东饮食,源远流长,食在广州,闻名遐迩。作为地道的广东人,我对广东的饮食也感兴趣,如孔子云“食色性也。”
要说饮食,就离不开食材。广东人对食材既讲究,却又不讲究。广东人讲究的是食材的质量,而不讲究食材的品种。因而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水里游的……都能成为广东人的食材。由此,外地人称广东人除了凳儿脚不吃,其余什么蛇虫鼠蚁样样都吃。
化州也不例外,化州人也喜欢广东菜。广州有的菜,化州没一样少,有钱人山珍海味,无钱人则就地取材,家中的鸡鸭是首选,拿本地的鸡鸭来做番几味,然后小酒一杯,不亦乐乎。
化州的白切鸡,声誉远播,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。其实化州还有一味好吃菜的叫洋葱炒鸭。
鸭的种类很多,家乡的有湖鸭、有洋鸭、有北京鸭等。湖鸭一般用来煲汤,北京鸭一般用来做烤鸭,而洋鸭家乡人就常常用来作炒鸭了。
炒鸭又分连骨一起炒及片肉炒。当你想一式两味时,你就叫厨师片肉,用鸭肉来炒,鸭骨则用来煲汤。
以前我总会到珠台,即下郭铁路底这儿搭在江边上的木屋炒鸭。那时,我总会约三五知己,带上扑克牌,来到木屋,然后摆下款,大声地对服务员说:“帮我炒一只鸭来!”而服务员会顺口答:“是炒香芹还是洋葱吖?”我毫不犹豫地说:“炒洋葱!”
由于我打牌技术太差,唯有让别人打,无聊之中,我会跑到厨房看炒鸭。
只见厨师用勺往锅里放半勺花生油,开始烧锅。待锅中油烧开,再往锅里放几块姜片爆香。然后往锅里倒入已片好的鸭肉翻炒数遍,直至炒到出油为止,此时往锅内加少量的水及少许米酒、盐、酱油,当鸭肉收缩成形,已有七分熟之后,最后往锅里放洋葱炆十多分钟。这样,一味洋葱炒鸭就完成出锅。其实姜片的作用是去除鸭的腥味。俗语话“睇吔睇成套,食吔食味道。”其实,每个人喜欢的味道都不尽相同。若你喜欢高味一点的,你可以往锅里放点元茜;若要香一点,就放多一点盐;想辣一点,就多放点胡椒……为保质量,厨师一再强调不能用翻毛的鸭及太嫩的鸭。
当洋葱炒鸭出锅,那鸭骨鸭红香菜汤也够火候了。只见服务员送来一碗免费的花生,不久桌面上,一锅热腾腾的汤及一蝶香喷喷的洋葱炒鸭就呈现在我们面前,我再叫服务员炒一碟青菜,不需元,我们就能吃到色香味俱全的一次大餐。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可以边吃边欣赏江景。那时每当有列车从头顶的大桥经过,我凭列车与铁轨振动的次数就知有多少节。有时兴起,我们会叫上几支啤酒,边饮边畅谈人生。记得那时我腰间挂着BB机,食下洋葱炒鸭加点酒再配上BB机响,每当此时,最有成就感。
往事如烟,事过境迁。由于河道整治,洋葱炒鸭的木屋被拆得无影无踪。现在虽然木屋也不知搬向何处了,但我仍对洋葱炒鸭一往情深。很奇怪,在大酒店很难找到洋葱炒鸭这味菜,而在农庄及小饭店就有。如化州北岸的北大饭店,建设场路口的肥婆饭店及迎宾路向阳农庄就有洋葱炒鸭这味菜。
或许这味菜利润不高的缘故吧!所以登不上大雅之堂。但相信有许多人仍然似我一样喜欢价廉物美的洋葱炒鸭。正如苏轼话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,品一味价廉物美的洋葱炒鸭,味道不会差过万元一餐的山珍海味。普罗大众的价钱,香味浓郁的品质,我相信洋葱炒鸭仍然会长盛不衰,我仍然能常吃到自己喜欢的这味菜,在平淡生活中品味幸福,真好!
歌曲《化州美又美》由刘子立作词
陈照,茂名市作协会员,曾在文化局工作,后下海经商,偶尔写写文章。
刘思镁悦读,赞赏,感恩有您支持!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zyyinzi.com/xcsq/102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