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无恙,有钱,有闲,这是多少人所追求的幸福生活。
很赞《金钱心理学》这样一段话:金钱最大的内在价值或者福利,就是它能赋予你掌控自己时间的能力。
言外之意,在健康的基础上,能掌控住本属于自己时间,无异于掌握了人生的全部,而这恰恰是财富所能给予的。
细品,确实如此,为何这么说呢?
试想一下,当你生病时,医院或居家治疗,这段治疗时间会因有财富做支撑,而由你做主,安然度过,不必带病劳作;
当你失业了,你可以从容地等待更好的职业机会,拥有足额的应急存款,会让你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,也不会使生活陷入窘境,而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尽情地找你所心仪的工作;
当你疲惫了,你可以自由选择退休时间,当然,通常情况下都是提前退休,过自己真正喜欢过的生活,想过多久,就过多久,不再为生计四处奔波。
可见,财富赋予你生活的红利,没有什么比自由掌控自己想支配的时间来得更为奢侈。这一红利在现实当中具体显化为掌控生活,应对风险,选择独立及拥有底气。
一、掌控生活何为掌控生活?就是任何一段生活时光,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度过,去消费。
著名主持人窦文涛收入颇丰,早些年他的消费理念就是及时行乐。为此,他时常将宽大的房子、豪华的车子,知名的牌子做为成功人生的一种标配。
至于说走就走的旅行,住星级酒店,吃高档套餐等等,往往成为生活的日常,有时连买副羽毛球拍都得花上三千多块。
正因如此,工作十几年,他身上依然没什么积蓄。直到母亲突发脑梗进入ICU,需要一大笔治疗费,他才意识到,没有钱做支撑,所谓的时间自由,会瞬间成为无本之木,只好花大量的时间一边努力工作,一边向朋友四处借钱。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,才使生活步入正规,自己想支配的时间,才再次握在自己手中。
这里要说的是,任性消费与理性消费,还是有区别的。赚再多的钱,有再多的积蓄,都需要量入为出,否则,很容易使生活鸡飞狗跳。
知乎上有个高赞话题:“一个男人,月薪多少才能撑起一个家?”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:“我月薪两万,但我认为撑起这个家的,就是把每月赚的两万块交给老婆打理。
显然,打理的背后,是想花陪孩子去外面见见世面,说走就走,想跟妻子吃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,说吃就吃,这一段段时光,会因有财富加持而变得丰富多彩,赏心悦目。
倘若,想要的生活,早已被财务压力冲得支离破碎,那么,还哪有时间享受所谓的生活,能生存下来就已经不错了。
幸福的生活底气是钱给的,听着扎心,却是现实。倘若更直白些,那就是:有钱,不一定幸福,但没钱,注定不幸福。
正如毛姆在《人性的枷锁》中写道:“没有足够的收入,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。你得处心积虑、锱铢必较、变得渺小、卑微。”
二、应对风险看过一个提问:你会给14岁的孩子什么生活建议?点赞最高的建议说:要尝试为糟糕的一天存钱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它。
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的心得,平日里,总习惯于挣多少,就花多少,直到经历了年的疫情,才猛然间发现,家里没有存款,日子就会变得危机四伏,平时不怎么在意的一顿美食,瞬间成为一种奢望。
如果,再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为生存“续命”,接下来的日子,真得不知如何是好。这一点,在城市居住会感受得特别深刻。
现在,挺过来了,才知道赚钱的重要性,存钱的必要性,花钱的理智性。
丰年储粮,饥年不慌。明天与意外,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到,存下的钱,如同铠甲护体,为你树起了应对风险的屏障,留出了活下去的退路。
这里有三个关于积累财富的小贴士,随取随用:1.坚持存钱。多时多存,少时少存,不能不存。2.节制物欲。无意义的物品,再廉价也不入手,有限的钱只投有价值的事儿。3.学会省钱。尽量物尽其用,超出预算时,及时止损。
很赞同一句话:人生中80%的困难都可以用钱来解决,而剩下的20%,也可以靠钱来缓解。人到中年万事休,唯有金钱可解忧。
三、选择独立《飞驰人生》中有句台词:“成年人的崩溃,往往是从借钱开始的。”长期缺钱的人,遇到问题,除了求人帮助,别无他法。
司马光当宰相时,每当与他人聊天,他会时不时地问到一个问题:“你家有钱吗?”对于这一问题,不少于人感到有些费解,甚至会产生些误会。
但在司马光则认为,如果没钱,很容易为五斗米折腰,影响个人对事情的判断与选择,当官尤甚;而有钱则意味着人格独立,官可以随时不做,即便如此,也不至于饿死,还能保护自由。
你这个人没钱,就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;有钱你才会有独立的人格,这个官你随时可以不做。钱不仅能使你不致饿死,还可以保护自由。
其中的道理,虽然听起来有些绝对与一厢情愿,但金钱的力量,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一个人的选择,则是不争的事实。
见过这样一个扎心的心灵之问:“老人患病和小家保全”你会怎么选?
相信大多数人其实都会选后者。为啥?老人患病,治好了,也就治好了,但治不好,很可能就是人财两空。
但孩子患病就不一样了,纵使不排除会出现不好的结果,但哪怕只有一线希望,也要全力一博,因为,一旦治好,治得不仅仅是病,而是一个家的未来。
当然,倘若财富丰盈、充足,能够负担得起,谁还会在老人与小家之间徘徊犹豫?谁又会纠结于计算钱与生命哪个价值更高。能两者兼顾,自然皆大欢喜。
选择,其实是一种稀缺的资源。能够按照个人意愿做出自由选择,更是难上加难。很认同那句话,当一个人缺钱,连腰都弯了几分,唯有经济独立,才能灵魂挺拔。
四、拥有底气汤若无盐不如水,人若没钱不如鬼。人到一定年纪,再多的光环都比不上钱有安全感。
电视剧《没有工作的一年》里面女主角何雨,先是情场失意,因工作导致自己跟男友生日约会迟到,由争吵发展成分手;后是职场失守,被顶头上司PUA后,一怒之下,断然辞职。
尽管经历了双重打击,但遇挫后的何雨依然淡定从容。原来,她银行账户里30万的余额,给了她既能离开男友,又敢怒怼上级的勇气。
连续剧《老友记》演员乔伊在成为主演后,因片酬大幅提升,转而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标准与要求,各类名牌衣服、皮包和首饰,开始成为他的最爱。
没想到,三个月不到,因收视率下滑,乔伊的角色被剧组砍掉,相应的福利待遇也被逐项取消。更为不幸的是,乔伊离开剧组后不久便感染疝气,朋友再见到乔伊时,他只能一边捂着肚子,一边忍痛试镜,只为通过劳务保险来报销手术费用。
乔伊的故事验证了芒格那句话:“存钱的重要性,不在于你有钱时多么幸福,而在于你没钱时多么难堪。”
正如《金钱心理学》书中所讲,现实生活的人,几乎无一例外,都会在某一天面临一笔意料之外的巨大开支,谁也没有遇预想过会出现这笔开支。
对此,有的人,直接自暴自弃,以酒度日,从此浑浑噩噩,再无昔日风光,而有的人,像电视剧中的何雨那样,依然按部就班,不慌不忙,意外这颗石子,根本没能使其平静的生活荡起一丝涟漪。
所以,能够做到合理花钱,努力挣钱,好好存钱,便是中年人最高级的自律。
结语《金钱心理学》讲道:无论何时,只要想改,就可以在某天早上醒来后随心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,可能是所有财富积累的终极目的。
生命无常,钱可以让你欣赏世间美好,日出日落;生活烦恼,钱可以让你从容有度,春风遍野;世间不公,钱可以让你淡定应对,风淡去轻;努力赚钱吧,毕竟,赚到钱并存住钱,才能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,给自己和家人切实的体面。
#财富自由攻略手册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