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1柴橘乌贝汤
翟慕东,《四川中医》(4)年
柴胡6克,橘核、附片各9克,乌药、青皮各6克,海藻、大贝母、白芥子各12克。
治疗急性睾丸炎多例,均获良效。一般7~10剂即获痊愈。
8.2附子大黄汤
冉雪峰,《冉氏经验方》
附片9克,大黄3克,元胡、荔枝核、橘核、川楝子各9克,小茴香6克,桂枝3克,广木香、黄柏、红花各9克,甘草6克。
荔枝核、橘核、川楝子打碎,大黄、小茴香、桂枝、广木香、黄柏、甘草后下。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~3次温服。
临床屡用,疗效颇著。
8.3温通利湿方
丁甘仁,《新编经验方》
柴胡、炒桂枝各5克,荔枝核、橘核、香附(醋炒)、延胡索(醋炒)各9克,茴香3克,小青皮6克,云茯苓、泽泻(盐水炒)、路路通各9克,桔梗、广木香各3克。
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屡用屡验,效果颇佳。
8.4消核汤
张梦侬,《临证会要》
煅荔枝核、海藻、昆布各15克,广木香10克,川楝子、山楂(盐水炒)、炒橘核各15克,吴茱萸(盐水炒)、枳实(盐水炒)、延胡索(盐水炒)各10克,紫花地丁20克,天葵子10克,蒲公英、白花蛇舌草各60克。
上药多加水煎,分两日6次服。30剂为1疗程,结核消失停药,如未消尽,可续服1疗程,直至全消。
多年使用,若能坚持服用,每收全功。
8.5加味疝气方
陈松筠,《江苏中医》(2)年
吴茱萸、苦楝子、青皮、枳壳、荔枝核、橘核、山楂、牛膝、炒栀子、白芍、甘草(剂量可随症酌定)。
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夏昌辉等报道,用本方治疗肾绞痛(石淋)40例,结果痊愈37例(占92.5%),好转2例,无效1例。总有效率为97.5%。
睾丸炎秘方(4首)
9.1三棱汤
于占祥,《集验百病良方》
山楂核20克,海藻15克,桃仁10克,杜仲炭15克,防己10克,荔枝核、蒲公英各20克,木香25克,牛膝10克,泽泻15克,橘核20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日服2次。
治疗32例,治愈率%。其睾丸肿痛消失时间,2天内者14例,3~5天者18例;睾丸肿大消失时间,2周内者18例,半月~1个月者14例。
9.2三草二核汤
李宇俊,《集验百病良方》
夏枯草30克,败酱草20克,龙胆草15克,橘核、荔枝核各20克,乌药15克,小茴香、木香、赤芍各10克,延胡索15克,桃仁、枳壳各10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日服3次。
治疗36例,治愈(睾丸肿痛及伴随症状消失,随访1年未复发)32例;显效(肿大之睾丸明显缩小,但尚未完全恢复正常)4例。总有数率达%。治愈者,疗程最短3天,最长半个月。
9.3治睾丸炎方
邓铁涛,《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》
生大黄、熟附子、黄皮核、荔枝核、柑核、芒果核、橘核各10克,王不留行15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日服3次。
屡用屡验、疗效显著。
9.4温阳消结汤
刘贵仁,《河南中医》(5)年
制附片、干姜各30~60克,白芍、甘草各30克,大黄、桂枝、细辛、路路通,橘核、当归各10克。
每日1剂,水煎服(方中附子久煎1个半小时),日服2次。晚上煎第3遍,取法倒盆中熏洗患处。睾丸肿甚者,可用丁字带托敷阴囊,注意卧床休息。
治疗例,年龄18~41岁,疗程最短1天,最长半个月;原发91例,继发9例。结果痊愈97例,显效3例,总有效率达%。治愈者,疗效最短3天,最长半个月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