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疝气 > 疝气手术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夏食乌梅止渴生津,补脾养阴,还可行气开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8/17 11:34:21

乌梅,味酸涩,性平,入肝、胆、肺、大肠经。主要功能包括生津液、止烦渴;能敛肺气,止咳嗽;还能涩肠止痢、安蛔止痛、和胃止呕。

酸甘化阴、生津止渴

暑日炎炎,小伙伴们早已是汗流浃背,水喝了满满一肚子,奈何还是解不了渴。那是因为喝白水不等于直接补充体液,有时会越喝越渴。尤其是暑伏天气,想要快速解渴,酸梅汤比白开水好用。

收敛肺气

乌梅能敛肺气。中医讲,肺主行水。肺可以帮助肾脏化生体液和推动体液分布全身,它与脾、肾、大小肠、膀胱等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。如果肺气宣降失常,失去行水的职能,可能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,如痰饮、水肿等。

乌梅化津生液,有助于胆汁分泌。有没有发现,平时吃个涮锅啊、火锅一类的,店里常常有酸梅汤可以点。酸溜溜的喝下去,解渴解腻,忽然觉得能多涮两筷子肉。

酸梅汤:乌梅60克、山楂30克、山药30克、甘草5-10克、冰糖(适量)。

1.将以上材料用水泡30分钟;

2.将药材连同泡的水一并放入锅中煮,先大火煮开后加入冰糖,转为小火熬40分钟左右即可。

3.品尝味道,以适当调整冰糖的分量。

乌梅:性味酸、平。具有敛肺止咳,涩肠止泻,安蛔止痛,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
山楂:性酸、微温。具有消食化积,行气散淤的功效。

山药:性甘,平。具有益气养阴,补脾肺肾,固精止带的功效。

甘草:性甘,平。具有补脾益气,去痰止咳,缓急止痛,清热解毒,调和诸药的功效。

南方夏季以湿热天气为主,乌梅汤具有止渴生津,补脾养阴,行气开胃的功效。

乌梅陈皮茶乌梅3颗,陈皮5g,普洱茶10g。乌梅、陈皮洗净,陈皮切丝,乌梅剪开,将普洱茶放入茶壶中,注入开水,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,加入已洗净的陈皮及乌梅,重新注入开水,加盖焖泡10分钟左右,放温后饮用。燥湿健脾,行气和胃,开胃消食。适用于湿滞脾胃所致的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胀、恶心呕吐等症。乌梅粥乌梅10克,大米克,白糖少许。将乌梅择净,放入锅中,加清水适量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时调入白糖,再煮一二沸即成,每日1剂。生津止渴,敛肺止咳。恶心呕吐、久泻、久痢、不思饮食者可辨证使用。急性泄泻和感冒咳嗽者禁用。木香乌麦饮木香6g,麦冬15g,乌梅10g。加适量水混合煎煮成汁,分两次服用,每天一剂。消渴,止烦闷,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。小儿腹泻后津液减少、脏腑虚燥、烦渴不止等。生姜乌梅饮乌梅30g,生姜10g,茶叶5g,红糖适量。乌梅去核,乌梅肉洗净切碎,生姜洗净切丝,同茶叶,红糖共入保温杯中,沸水冲泡半小时即可。和胃健脾,生津止渴。可用于胃寒呕逆、妊娠呕吐,以及长期处于空调下干燥环境的人群可辨证使用

颐福祥艾泡

道家秘方通气扶阳

散寒止痛活血通经

视频精选(道家养生功法)

熊经鸟申

吸风饮露

提携天地

阴阳双盘手

双手托天理三焦

左右开弓似射雕

调理脾胃须单举

五劳七伤往后瞧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zyyinzi.com/sqss/8480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疝气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