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谢志刚
摘要:疝气”又叫赫尔尼亚病,在兽医学上是指腹腔脏器连同腹膜从破裂的腹膜孔脱出于皮下。按发病部位不同,可分为阴囊疝、腹壁疝、脐疝等;按发病原因不同,分为先天性疝和后天性疝。疝的内容大多数是肠,或者是肠黏膜。一般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,任其发展,会耽误治疗最佳时机,出现严重后果。但是,机械性引起的疝气要择机手术治疗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诊治,才会有理想效果。笔者手术治疗了一例交通事故引起的宠物犬腹壁疝,腹部三处腹壁疝的病例,其中一处疝内容物为肾脏,通过手术治疗已痊愈,具体情况介绍如下:
关键词:车祸;腹壁疝;疝内容物;外科手术。
1.基本情况
泰迪,雄性(未去势),4y,7kg,免疫驱虫不齐全,牙结石严重。主诉年10月7日晚动物在外遛时被小轿车碰伤,当时发现有大面积软组织挫伤,其行动精神未受影响,回家后当日晚左侧侧肋部上1/3处出现一长约4cm,宽约3cm凸起,阴茎骨中正左侧和脐孔正左侧出现两处凸起,长约2cm,宽约1.5cm凸起,共三处。动物尖叫的时候会变大,近三天进行性伴有精神沉郁、食欲渐退、排尿困难等症状。
2.诊断
2.1常规检查
动物精神紧张,弓背站立不愿行走,背部和后腹部有面积淤血;心率次/min,呼吸46次/min,体温38.8℃;左侧侧肋部凸起内容物坚实,按压痛感明显,且动物在尖叫时阴茎骨中正左侧和脐孔正左侧出现两处凸起,触摸柔软,内容物可还纳回腹腔;触诊膀胱过度充盈。
2.2影像学检查
X光检查显示膀胱充盈,结肠和直肠内有大量的粪便,膀胱和尿道内未发现明显的阳性结石,见图一图二。
用B超对左侧侧肋部凸起内容物进行扫查显示肾脏影像,对膀胱进行扫查未见明显的异常。
综上所述,该动物因车碰伤导致三处腹壁疝,其中左侧侧肋部疝内容物为左肾,肾功暂正常。
3.治疗
因左侧背部疝内容物为左肾,且通过外力暂不能还纳回腹腔,肾脏当前位置已发生明显的改变,其血液供应可能已经出现了障碍,所以选择立即手术治疗,如果肾脏出现病变,告知主人同时进行肾脏摘除术。其他两处疝孔为脂肪组织,可以还纳回腹腔,暂未形成嵌闭,同时进行疝孔修复。
3.1术前检查
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由轻度的升高,红细胞和血容比有轻度的下降,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提示分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。血清生化检查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轻度升高,血糖有轻度升高。
3.2手术过程
动物术前埋置留置针,术前镇痛,止血,丙泊酚诱导麻醉后,使用合适的气管插管留置插管,连接麻醉机,同时,实施监护。
用清洁剂清洁包皮,对该犬用双腔导尿管进行导尿,之后连接尿道留置。疝囊周围5cm剃毛,备皮,脱脂,由外而内用碘伏消毒,酒精脱碘,选择先对左侧背部的腹壁疝进行修补,在疝囊正上方的皮肤上做一横切口,对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,充分显露出肾脏和被撕裂的肌肉,此时的肾脏已经发黑发紫,肾脏上的包膜已基本上被撕脱掉,且通过评估难以还纳回腹腔,与主人沟通后选择摘除。在肾门处分离出肾动脉、肾静脉和输尿管单独双重结扎,之后切断肾脏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联系,对疝孔周围的组织进行冲洗清理,用PGA2-0线依次缝合腹膜和各层肌肉,最后缝合皮肤。用同样的方法对其它两个腹壁疝进行修补。
3.3术后护理
静脉给予头孢噻呋35mg,每日两次预防感染;皮下注射氟尼辛葡甲胺0.7ml,每日一次止疼抗炎;术后三天留置尿袋监测动物尿量;术后提供给动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,保持动物的情绪稳定;术后给予高营养的食物,加快机体的恢复和伤口的愈合。10天后回访,主人已自主拆线,病犬痊愈。
4.讨论
腹壁疝是指腹壁损伤造成腹膜和腹壁肌肉撕裂,但是皮肤尚未破裂,从而引起腹腔内容物脱落至皮下而引起的局限性的凸起。疝气存在复发风险,根据以往经验,缝合腹膜和疝孔可以紧一点,防止术后疝孔撕裂,缝合肌肉层和皮肤不宜过紧,以便让手术部位残留的血和手术后渗出的血液、组织液从缝合间隙中渗出,防止血水残留,引起败血症。手术前要做好消毒,手术后做好卫生。如果消毒和卫生做得不好,容易引起伤口发炎感染。术后加强护理,尽可能安排关笼静养,由于犬只紧张敏感,疼痛犬吠等导致张力过大,引发疝气复发,建议术后伤口用减张缝合处理,同时运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,可有效防止疝气复发。注意观察全身及局部状态,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食欲等变化,尤其注意有无疝痛出现,术后出现疝痛多半是因缝线断裂,使疝内容物脱出后被绞榨而引起。术后拆线时间可以适当推后,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可考虑间断拆线,恢复期注意加强营养,有利于伤口愈合。宠主出门遛狗一定要带牵引绳,文明养犬,可有效避免车祸等突发事件。
参考文献:
[1]罗芬芳.江西畜牧兽医杂志..1,50.
[2]张海良.养殖顾问..23,85.
[3]陈静.临床兽医[J]..11,.
[4]郭硕.现代畜牧兽医[J]..01,52.
[5]张海彬,夏兆飞,林德贵.小动物外科学(第二版)[M].中国农业出版社,.01,-.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