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试试升降散吧
升降散是一种方剂,升降散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,其证不可名状者,近人总结升降散组方所体现的治法为升降相因法。出自《伤暑全书》卷下。使用方法是共研细末,和匀。据病之轻重,分2到4次服,用黄酒,蜂蜜调匀冷服。
《伤寒瘟疫条辨》:是方以僵蚕为君,蝉蜕为臣,姜黄为佐,大黄为使,米酒为引,蜂蜜为导,六法俱备,而方乃成。僵蚕味辛苦气薄,喜燥恶湿,得天地清化之气,轻浮而升阳中之阳,故能胜风除湿,清热解郁,从治膀胱相火,引清气上朝于口,散逆浊结滞之痰也;蝉蜕气寒无毒,味咸且甘,为清虚之品,能祛风而胜湿,涤热而解毒;姜黄气味辛苦,性温,无毒,祛邪伐恶,行气散郁,能入心脾二经,建功辟疫;大黄味苦,大寒无毒,上下通行,亢盛之阳,非此莫抑;米酒性大热,味辛苦而甘,令饮冷酒,欲其行迟,传化以渐,上行头面,下达足膝,外周毛孔,内通脏腑经络,驱逐邪气,无处不到;蜂蜜甘平无毒,其性大凉,主治丹毒斑疹,腹内留热,呕吐便秘,欲其清热润燥,而自散温毒也。盖取僵蚕、蝉蜕,升阳中之清阳;姜黄、大黄,降阴中之浊阴,一升一降,内外通和,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。
临床运用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、细菌性肺炎、高脂血症、胀毒性脑病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等病症。
扁桃体炎:本方作汤剂随症加减治疗例,其中急性扁桃体炎94例: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56例。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判定疗效,结果:痊愈例,显效16例,有效7例,无效6例。治愈天数,最短2日,最长4日。(《光明中医》年第1期)
2.细菌性肺炎:本方作汤剂治疗57例,与先锋霉素静滴治疗33例对照。疗程均为7日。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,血常规正常。X线胸片示肺部炎症全部吸收为治愈。结果:治愈25例,好转30例,无效2例。(《河北中医》年第11期)
3.高脂血症:以本方汤剂治疗60例,与辛伐他汀治疗60例对照。两组均给予低脂饮食及适当运动。用药均为8周。疗效评定以直脂指标达到以下任一项者:TC下降20%,TG下降40%,HDL-C上升0.26mmoL/L即为显效。结果:总有效率93.3%。(《陕西中医》年第{1期)
4.脓毒症性脑病:以本方汤剂浓煎口服或鼻饲结合常规治疗22例,与单纯常规治疗(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,调节补液量,必要时选用盐酸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,胞二磷胆碱改善脑功能等)20例对照。连续用药均为14日。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、第14日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(GCS),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变化。结果:治疗第14日中药组患者的GSC评分高于对照组,血清学指标下降大于对照组。(《上海中医药杂志》年第6期)
5.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:以本方汤剂加味治疗46例,与抗痨治疗加小剂量激素治疗23例对照。疗程均为21日,以症状定量计分法及B超胸水定量判定疗效。经治主症积分减少70%以上,胸胁胀满及寒热往来消失为临床症状显效;胸水消失或胸水减少70%为胸水定量显效标准。结果:总有效率85%。(《陕西中医》年第6期)
临床以憎寒壮热、胸膈闷胀不舒或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。临床如见大便稀溏或泄泻,生大黄可改制大黄;胃中不和,加半夏、厚朴;热盛,加黄芩、黄连;咽喉肿痛,加山豆根、蒲公英;头面红肿,加金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、大青叶。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临床应用升降散,须掌握郁热这一关键。凡有郁热者,不论外感内伤,内外儿妇各科皆用之,不局限于治温的狭窄范围。
声明:本文为作者研究养生文化经验分享,文章中所涉及的案例取自现实多个案例融合而成,如有雷同,实属巧合。文中经验不作为专业的知识进行参考,文中提到的方药请在请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服用。因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,本作者概不负责。有病请找专业的医师诊治,本文仅作为养生经验分享。
王生小课堂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zyyinzi.com/lnsq/84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