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史记》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”,颇多感慨,心情也非常沉重。太史公引用老子“兵者不祥之器”作为文章结尾,说明扁鹊与仓公均为民间有作为的明医,偏偏受人嫉妒,以招杀身之祸。故事寓意人间身病可治,而妒嫉之病不可治也。人证:明医被人陷害,两人的下场如此悲哀扁鹊与仓公治人无数,下场相似。扁鹊被秦太医令使人剌杀。仓公淳于意,被人告获刑罪,幸得小女儿缇萦求救而免于肉刑。为什么太史公用扬扬洒洒万言来讲述扁鹊与仓公行医的故事呢?在当时来说,民间医术的废立就有很大的争议,从字里行间,可看出司马迁的竭力弘扬民间传统医学的良苦用心。在明朝《医学入门》一书中,李梃收录列代医家名录,把扁鹊、淳于意排在明医的第一、第二位。司马迁把扁鹊视为民间医学之鼻祖,把淳于意封为仓公,为扁鹊医术的继承人。扁鹊仓公都有一个特点,都是上古圣医俞跗所传,与黄帝岐伯之术有所不同,他们重在脉法、汤液与导引之术,善治难治之症。可是,就这样的明医,有的被杀害,有的被人诬陷。扁鹊被暗杀,淳于意是靠女儿的哀求才免于酷刑。事证:举列大量事例说明扁鹊仓公医术的高明,但还是被人所嫉扁鹊仓公列传文中所列举仓公自述的病种有疽症、膈症、涌疝、热症、肺消症、瘕症、洞风、风厥、热厥、疝气、内关、龋齿、难产、胸痹、蹶、肾痹、寒热症、肺痨、阳虚、沓风、牡疝等二十余种疾病,涉及到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,特别是脉诊有涩脉、代脉、弦脉、浮脉、冲脉、阴脉、细脉、滑脉、革脉、散脉、重阳脉,关格脉等十多种脉象,治疗的汤剂有火剂汤、消石汤、芫花汤、阴石汤、阳石汤等多种汤液处方。而这些医案,效果神奇,口碑载道。有意义的是,明医医术精良,但也有失误,才为嫉妒之人留下“把柄。仓公在回答“脉诊决生死,能全无失乎”之问时”,答道:“我医治病人时,一定先为他切脉后,才去医治。脉象衰败与病情违背的不给他医治,脉象和病情相顺应的才给他医治。如果不能精心切脉,所断定的死生时间及能否治愈,也往往会出现差错,我不能完全没有失误。”世间哪有神医,哪能保证没有失误?简短小结太史公司马迁对民间传统医术的看法,是实事求是的,既肯定脉诊汤液治法的优点,又中肯指出脉诊中药的不足与失误。那么,象这样的良医,却被人嫉妒。此嫉妒病才是真正不可治的原因。后世的华佗,也不也是被人嫉杀了吗?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zyyinzi.com/lnsq/10877.html